看完覺得是好文幫忙按讚

強弩之末的中國(上)這篇探討過中國本身的病痛在哪之後
,接下來我們要探討中國周圍的貿易國未來可能承受怎樣的巨變,在本文的最開頭,Joe要告訴讀者一個觀念,供給和需求是主導整個貿易主客的根源拜科學家的努力,人類在近兩百年內有兩項關鍵性的發明第一個是蒸汽機,這讓人類的生產效率大幅提升,第二個是電腦在工業上的應用尤其是後者,商品的供給效率大幅提升商品生產的速度逐漸超越給商品消耗的速度之後擁有商品就擁有價格決定權(議價權)的情況整個顛覆過來能買商品的人才是老大,製造商品的人只能淪為接受者,失去議價的權力

下圖資料來源是中華人 ​​民共和國商務部中國海關總署,為了數據基準統一使用商務部的數據,由於商務部僅在年度春季和秋季發表統計,所以2011年的相關數據由第一季數據放大四倍後當作假設數據,用來預估中國2011年後對貿易國的可能影響,由於2011年第一季是經濟數據較好的時期,之後才陸續爆發日本地震、歐債、美債等金融震撼彈所以Joe所使用的數據會比較理想中國真實情況會比較慘淡



Joe把中國的主要貿易國家做個統計近10年內跟中國買多東西成長幅度最大的國家是歐盟美國日本和香港,可以看到主要的買進商品是機械運輸設備、雜項製品是(機具零組件螺絲組合元件等)原料加工後的製造成品、化工商品這顯示中國確實是生產工廠但中國這幾年並沒有針對食物、礦業、飲料菸酒等商品行業做大幅投資中國專注在製造業加工業上,加工製造業是需要龐大廉價勞工的產業,失去人口紅利優勢的中國,外國人對於製造業的投資將會逐漸轉移到印尼、巴西等地區中國正在重蹈覆轍日本、台灣、南韓的歷史

而且買家主力過度集中在歐美地區
,未來加工製造業的議價權將逐漸被歐美繼續把持這對中國相當不利

接著來看中國的進口
,換中國當作老大,這是中國的籌碼中國買最多商品的來源是日本、歐盟、南韓、台灣、美國只要中國經濟出現問題,這五個區域出口經濟勢必會受到較嚴重的衝擊,而其中三個國家集中在東亞後面Joe會再提到中國對台灣的影響程度


從中國的進口商品分布來看
,更加確定中國是徹底製造業為主的國家,買進的商品都集中在加工機器與原料上,之後Joe會再從原物料的生產與消耗來看全球的經濟,本篇先略過這議題

這是中國的貿易順逆差表
,這個數據令Joe頗意外,中國賺最多錢的來源竟然不是美國或歐盟,而是香港,中國對香港狠狠撈了一票,美國和歐盟位居第二和第三,這從歐盟與美國在2011年第三季的不景氣,連帶影響到中國經濟成長就可以觀察出來只要歐盟和美國經濟衰退,中國也會連帶受到劇烈影響,而且中國還是處於不利的賣家,近兩年內買進價格高漲的原物料和設備,加工出口的價格卻每況越下沒有適當的發揮人口紅利的威力


這張圖表說明中國是以加工貿易和一般國內貿易為主
,主要的投資企業是來自於外國人,這也說明中國持續讓人民幣升值和提升利率的原因之一,一邊收回中國央行發行的資金另一邊緩和國際熱錢撤退的速度,避免國內資金在央行回收和外資同步撤退直接造成部分產業連鎖性崩盤,只要人民幣還有升值空間,利率又傾向升值,那麼外商就還會願意維持資金在企業營運上起碼維持到人口紅利結束前降低以製造業為主體的企業傷害


資料來源
中華人 ​​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海關總署

資料來源Netdania

接著來看中國的貿易量佔東亞國家的比例
,觀察中國興盛對東亞各國的影響程度

表是2011年上半年台灣對中國的貿易關係(不包含香港)2011年開始實行政府所說的ECFA

資料來源台灣國關稅總局

ECFA開始以後
,除了2011年2月台灣對中國的出口有增加以外,其餘5個月,都是呈現貿易逆差的狀況雖然台灣賣給中國的產值有增加12.2%,但中國反過來賣給台灣的卻增加34.2%,整體來說,台灣反而還虧4.4%回去,整體來看,台灣對大陸的投資占對外總投資比重的83.5%,這完全跟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的理念相違背對外投資完全失去平衡,風險極高,從數據中完全看不出ECFA的效果

台灣出口到中國的貿易額佔總出口貿易的40.5%經濟太過依賴中國只要中國出現經濟地震,台灣經濟完全跟著一起搖啊搖,人口紅利末期的中國,台灣不得不防

其實台灣
香港、新加坡、韓國、日本對中國的依賴程度都相當高在中國人口紅利還有3年左右的情況下,應該提早做布局轉移,適當分散投資風險




資料來源台灣國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最後再給大家看看台灣在中國投資的產業概況
,人口紅利末期的中國,這些相關產業的台商,最好能未雨綢繆,找適當時機了結獲利出場比下跌時找停損,如果有人還跟你說ECFA的效應會發酵,笑一笑,Impossible,not difficult,還不如拔獅子鬃毛期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