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國際收支狀況:國際收支狀況是決定匯率趨勢的主導因素。
國際收支是一國對外經濟活動中的各種收支的總和。
一般情況下,國際收支逆差表明外匯供不應求。
在浮動匯率制下,市場供求決定匯率的變動,因此國際收支逆差將引起本幣貶值,
外幣升值,即外匯匯率上升。反之,國際收支順差則引起外匯匯率下降。
要注意的是,一般情況下,國際收支變動決定匯率的中長期走勢。
注意,現在,美國的巨額貿易逆差(赤字)不斷增加,美元卻保持了較長期的強勢,
這是很特殊的情況,也因此是經濟學家和市場人士經常討論和研究的課題。

2.國民收入:一般講,國民收入增加,促使消費水平提高,對本幣的需求也相應增加。
如果貨幣供給不變,對本幣的額外需求將提高本幣價值,造成外匯貶值。
當然,國民收入的變動引起匯率是貶或升,要取決于國民收入變動的原因。
如果國民收入是因增加商品供給而提高,則在一個較長時間內該國貨幣的購買力得以加強,
外匯匯率就會下跌。如果國民收入因擴大政府開支或擴大總需求而提高,
在供給不變的情況下,超額的需求必然要通過擴大進口來滿足,
這就使外匯需求增加,外匯匯率就會上漲。

3.通貨膨脹率的高低:通貨膨脹率的高低是影響匯率變化的基礎。
如果一國的貨幣發行過多,流通中的貨幣量超過了商品流通過程中的實際需求,
就會造成通貨膨脹。通貨膨脹使一國的貨幣在國內購買力下降,使貨幣對內貶值,
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貨幣對內貶值,必然引起對外貶值。
因為匯率是兩國幣值的對比,發行貨幣過多的國家,其單位貨幣所代表的價值量減少,
因此在該國貨幣折算成外國貨幣時,就要付出比原來多的該國貨幣。
通貨膨脹率的變動,將改變人們對貨幣的交易需求量以及對債券收益、外幣價值的預期。
通貨膨脹造成國內物價上漲,在匯率不變的情況下,出口虧損,進口有利。
在外匯市場上,外國貨幣需求增加,本國貨幣需要減少,從而引起外匯匯率上升,
本國貨幣對外貶值。相反,如果一國通貨膨脹率降低,外匯匯率一般會下跌。

4.貨幣供給:貨幣供給是決定貨幣價值、貨幣購買力的首要因素。如果本國貨幣供給減少,
則本幣由于稀少而更有價值。通常貨幣供給減少與銀根緊縮、信貸緊縮相伴而行,
從而造成總需求、產量和就業下降,商品價格也下降,本幣價值提高,
外匯匯率將相應地下跌。如果貨幣供給增加,超額貨幣則以通貨膨脹形式表現出來,
本國商品價格上漲,購買力下降,這將會促進相對低廉的外國商品大量進口,
外匯匯率將上漲。

5.財政收支:一國的財政收支狀況對國際收支有很大影響。財政赤字擴大,將增加總需求,
常常導致國際收支逆差及通貨膨脹加劇,結果本幣購買力下降,外匯需求增加,
進而推動匯率上漲。當然,如果財政赤字擴大時,
在貨幣政策方面輔之以嚴格控制貨幣量、提高利率的舉措,反而會吸引外資流入,
使本幣升值,外匯匯率下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