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中描述過這段話,「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意思是透過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等手段,不用發動或進行戰爭,就讓敵人屈服、投降,如今全球的戰爭幾乎都是透過經濟戰,不用發動或進行戰爭,就讓敵人屈服、投降,甚至不需要屈服投降,只要讓別國替自己廉價製造商品,生產糧食和能源,利用貿易協定或市場機制,能花越少的成本,購買別人用勞力或智力生產的商品,那麼就是一種勝利。
西元前600~700年之間,齊桓公的宰相,就是擅長經濟戰的政治家,管仲非常重視經濟面的管理,在齊國營造非常理想的投資環境,讓旁邊鄰國前來貿易,例如管仲觀察到國內徵稅已經徵了很多布,南方有魯國,魯國可以生產一種又薄又白的絹布,叫「魯縞」,管仲建議齊桓公和國家大臣在齊國穿用魯縞做的服飾或使用相關布料,創造穿魯縞製成的衣服,是最高檔服裝的流行時尚。
目前分類:經濟奇蹟與經典歷史 (40)
- Dec 23 Mon 2013 19:05
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的經濟戰
- Sep 04 Wed 2013 13:56
中美台的戰略分析
Joe:「這篇文章釐清了台灣、中國、美國之間的戰略分析,不管台灣人怎麼看,至少美國官方可能也會有類似的看法,值得一讀。」
如果你認為「中華民國」也是「中國」的話,那中華民國的領土主張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有部份不同的,「中華」是文明,他是沒有立場的,而是一個文化的有機集合,有立場的是現實的政權,而現實的政權,如果是理性的話,無謂怎樣包裝一個主張也好,他背後的主張跟該政權的支柱結構和利益有關係.無論你怎看中華民國也好,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民,也就是大陸人來說,不論正反,臺灣就是「中華民國」的基地,對於反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來說,可以說是「希望之地或者是聖地」,是精神上的耶路撒冷。
對於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來說,台灣就是日後的一個隱憂,雖然看起來中華民國在大陸復興是不切實際的行為,但假設將來某一個原因,在大陸產生了一支具備政治、軍事、經濟力量的威脅時,它或多或少都會冠著中華民國的名稱或有關係(這是很現實的問題,拿著中華民國作招牌可以立即就得到一些支持者,比起從零開始要方便多了)。
- Aug 10 Fri 2012 02:56
美國的總統民主輪替制度
在他第二任總統任期即將結束時,仍有推舉他繼續擔任總統的客觀可能,而且當時憲法上也沒有限制,他不以功臣自居,推動和順應了歷史潮流,急流勇退,斷然拒絕竟選第三任總統,各國許多歷史學家針對華盛頓的做法進行了長期的研究和探討,但迄今仍然眾說紛壇,歷史學家們根據華盛頓的生平經歷進行了大膽的分析,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華盛頓始終認為當總統是一種責任,不是榮耀的冠冕,第一次當選總統後,他離開莊園去紐約赴任,竟然發出「猶如罪犯走向刑場」的感嘆,華盛頓了解民眾的熱情如此空前高漲,合眾國的前途又是如此變幻莫測,假使自己嘗試失敗,勢將成為美國歷史的罪人,創業維艱,他得小心翼翼,每走一步,都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深感責任重大。
二、華盛頓致力於民主意志與共和理想的的實現。他認為,要是在總統的位置上一直呆到壽終正寢,和君主制就沒有區別了,民主的意志和共和的理想等於空手畫餅,所以,第二任總統即將期滿之際,他決定引退。1796年9月19日,華盛頓借《美國廣告日報》發表卸職演講說:「即使目前是政府運行最佳時期,但判斷失誤之處也在所難免,一開始我就意識到自己才疏學淺,缺乏經驗,從而促使我懷疑自己能否勝任,也許在他人看來更是如此,隨著衰老而來的負重感也與日俱增,它無時不在提醒我,退休已是刻不容緩。」華盛頓主動卸任,讓位給亞當斯(John Adams),為美國政壇民主輪替制度樹立了良好的先例。
三、當時美國政局出現了第一次激烈的黨派鬥爭,華盛頓本人也感受到了選民們的憂慮,因此在其告別演說中,語重心長地呼籲人民應該團結,拒絕黨派鬥爭,反對其他分裂勢力,華盛頓在其《告別詞》中說出了各種分裂的傾向,政客們施展手法,歪曲「其他地區的意見和目的」,以求在自己本地區內獲得影響,形成各種聯合團體,以便謀取凌駕或控制合法的當局,一種「根源在於人們心中最強烈的激情的黨派精神起了有害的作用」,華盛頓擔心被捲入激烈的黨派鬥爭,因而不想趟這渾水。
四、他在1797年3月2日寫道:「我自己要尋找一個休息之處,彷彿是疲憊的旅客,人們聽任你安靜地這樣工作,這未免太過分了,非某些人所能忍受。」一位英國歷史學家說:「華盛頓拒絕擔任第三任總統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想要獲得身體或精神上的「空閒」,因為人們的反對而感到自己能力的有限,信心大打折扣,華盛頓在其執政末年所受到的輿論攻擊,幾乎使他難以忍受。」
- Jul 20 Fri 2012 11:50
日耳曼的國民教育概念
1871年,德國才正式統一,但是德國的人口總量、國民生產總值、鋼鐵產量、煤產量、鐵路線里程,都遠超過歐陸各國,讓世界各國為之驚嘆,主要原因在於,德國重視對國民素質的培養,並以此作為國家強盛的基礎。
德國從19世紀中期就已經開始國民免費教育,在小學實驗室裡,兒童可以接觸到最新的自然科學知識,德國適齡兒童入學率在統一以前就已經達到97.5%,德國人從小就要學會,不只是為自己活著,而是為整個民族,而且從國小到大學,國家必須對所有學校教學和科學研就活動給予物質支持,但是不得干涉教育和學術活動,並且強調技術和學術同時注重,才能將理論科學付諸實際發明,形成工業和學術相互益彰。
- Jun 11 Mon 2012 02:24
美味的代價
- May 05 Sat 2012 15:37
美國工業生產的大躍進(一)
1938~1940年主要國家的GDP總量比值 (十億美金,用1990年幣值計算)
國家 | 1938 | 1939 |
1940 |
- May 05 Sat 2012 15:00
美國工業生產的大躍進(二)
另一個問題就是材料的短缺,一次大戰當時大多數的飛機都是以木頭作骨 架、用亞麻或帆布作蒙皮,但是美國大部份的林產地都地處偏遠交通不便,亞麻則是根本沒有人在種植,世界三大亞麻產地俄羅斯、比利時與愛爾蘭,俄羅斯正在內 戰,比利時被德國人幹掉了,愛爾蘭人則正在集體移民美國,根本沒人有空會輸出多餘的亞麻給美國人作飛機。美國只好想辦法在奧勒岡與華盛頓州鋪設產業鐵道, 盡可能增產亞麻與木材。
但山不轉路轉,航空委員會決定投資2000萬美金,懸賞國內各大廠商尋找合適的新材料,結果答案集中到了1909年時德國人開發出的新材料,輕鋁合金。這原本是用來建造齊柏林硬式飛船的外殼,但是不同於布料,它不會受潮、不會爛、不會朽、不會皺,而且不需要看天吃飯,仰賴天然資源的特色,所以投入了大筆資金進行研究,終於在1918年初仿製成功,雖然沒在世界大戰派上用場,但這給予了戰後美國飛機的發展一個先進的起頭。
在福特工法改良製程的同時,美國航空委員會也召集國內各汽車、發動機廠商,要求他們加入戰時生產體系,合作進行自由引擎的量產體制。帕卡德、別克、林肯、通用動力、福特等美國大廠皆被納入了這個戰時生產體系裡,差不多到了1918年一月的時間點,航空委員會終於完成了國內戰時生產體系的轉換。
擁有福特生產序號牌與型號標示的一顆L-12自由引擎。
http://tinyurl.com/dxx3rye
- May 05 Sat 2012 14:37
美國工業生產的大躍進(四)
人力運用方面,八年抗戰前夕的日本,維持著16%男性適役齡人口組成常備軍(甲等師團)的兵力規模,但在八年抗戰爆發後動員了50%的男性適役齡人口組成了乙等師團,到了太平洋戰爭末期開始動員丙等師團時,已經有90%的適役齡男子被拉上戰場了,即使日本戰況吃緊,但卻從未在本土或殖民地實施過真正的全面徵兵制度,日本式的兵役是在男子滿20歲後(1943以後調降一年為19歲),倘若體位為甲種合格就得立刻去當兵,復員後還要再服十年後備役。
而那些未訓練的乙、丙種體位男性,會接受簡單的基本訓練並且服12年的補充兵役,但實際上補充兵役一接到召集令,照樣當成一般兵拉去前線;可這群人就跟平常老百姓沒什麼兩樣,和甲等役男的戰規兵與後備兵完全不能相比,組成的部隊也極端欠缺戰鬥力。因此可以說,日本在二次大戰期間實施的是一種有限徵兵體制,但卻並非任何意義上的總動員。
日本的戰時生產體制並非像美國那樣協調民間企業的勸導建議方式,而是軍部用強制力,直接把原本在紡織廠裡工作的女工直接拉進砲彈工廠,從台灣與朝鮮抓年輕人派去日本本土的飛機工場;人力缺口是填補上了,但現實世界可不是在玩世紀帝國,伐木工可以立刻轉職成礦工,事前幾乎沒有像樣的職前訓練,徵集人力時也不調查其學歷或專長,不論在技能面或士氣面恐怕都不是很好的作法。
例如為了擴大零式戰鬥機的生產線,日本軍部於1944年命令近江絹系紡織廠即刻改制為近江航空機廠,男人全部拉上戰場,留下女工作飛機,不足的人力從沖繩徵調女學生填進來(很幸運地讓這批人因禍得福逃過大難);而三菱重工只派遣了30名技師前往近江航空機,實施了一個月的講習後,就拍拍屁股走人回去了。理所當然不熟練又沒專門機具的近江工廠,剛開始生產飛機時碰到了一大堆困難,不良的規格外產品連續出包,但在女工們咬牙堅持、期間有人自殺、有人逃跑、有爆發過佔領工廠的抗議活動,折騰了三個月之後,總算在這年夏天把紡織廠改造為一座能正常運作的飛機工廠。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她們起初交出來的飛機零件品質很糟糕,但因為近江航空機的女工們運用經驗法則,以「這樣做會比較省時省力」的單純想法自行摸索進化出了土砲式的流水線作業,結果不僅提高了製造品質,甚至還得以維持相當不錯的生產力───但軍部始終沒有注意到這座偏僻鄉間的飛機代工廠裡,一群刻苦耐勞的大和女子們悄悄造就的組織革命,這小小的變革自然無緣推廣到全國的生產體系去。
- May 05 Sat 2012 02:49
美國工業生產的大躍進(三)
接著來看二次大戰日本,最大的差距不只在於國力,還包括技術、組織能力、工業製程等全方位的落差。
工業生產中重要的基礎項目,例如電線,美國在二次大戰已經有財力在所有電線上包上一層絕緣橡膠,但日本卻只能用香菸紙當絕緣材來捲電線,而重要的工業零件,滾珠軸承製造精細度(當年盟軍B-17轟炸機群不顧傷亡慘重也要飛去德國轟炸的東西),二次大戰期間,歐洲國家的製造工誤差值大約控制在0.002mm以內,美國也是在這個範圍前後,但是日本製的滾珠軸承誤差高達0.012~0.015mm,事實上根本是粗糙到無法結合起來的程度,蘇聯製品的誤差大約是0.005mm左右,雖比不過歐美,但還是比日本要好上太多了,那為何二戰以前,日本的工藝精密度如此離譜的粗糙呢?
十九世紀初,工業革命剛剛上了軌道,世界各國尚未出現標準化、規格化的觀念,各家廠商當然也是各自使用獨立規格,這樣的情況下,理所當然會造成工業機械的故障率高、運用成本高、事故率也高,作為工業革命先進國的英國,為了加強本國產品的競爭力而開始推行英制單位規格;法國為了抗衡開始採用並推廣自己的公制單位規格,到了十九世紀結束時,世界上已經區分為兩大規格勢力:英制規格、與公制規格。
日本在明治維新前後,關西的薩長諸藩輸入英制規格的機械,關東的幕府諸藩則輸入了公制規格的槍砲武器,事實上是處於兩種規格混合使用的狀態,再加上日本傳統以來的尺貫法之類舊式度量衡,這種混亂規格的製造模式,日本產品的良率理所當然十分糟糕,日本的武器、發動機、材料工學科技完全是從歐美國家的產品裡,山寨版發展爬上來的。
以豐田來說,其發動機技術是來自雪佛蘭;三菱的發動機則是經瑞士由德國輸入;日產的引擎也是德國容克斯的授權拷貝品。1920~30年代的戰間期,當德國人正在積極研發各種不同燃燒室配置的新型發動機、英國人則在努力研究渦流效應並打算應用在發動機設計上的最先端技術時;日本的工業界則根本沒有投入資金到這種先端領域研究的餘力,光是要追上歐美國家當下的水平就已經非常辛苦。
- Jun 24 Thu 2010 22:55
納粹德國(Nazi Deutschland)
這篇文章整理了很久 , 找了很多資料 , 終於把戰後德國復甦的細節搞懂 , 一直以來有三個疑問
1.希特勒(Hittler)為何要屠殺猶太人
2.為何德國可以在戰後迅速復甦 , 還比戰勝國英法美復甦的更快
3.為何德國要引發二次大戰 , 難道只是想報仇
- Jan 26 Tue 2010 21:43
中國紙鈔歷史
- Sep 30 Wed 2009 08:34
目前的中國與美國(上)
本文部分轉錄自PTT文章,作者czchen,原作的切入角度是從資本與社會主義,看法非常特別,我重新剪接和加入一些個人的想法,內容很長,就當作是看故事,內容不見的都是對的,見仁見智,不過可以帶給讀者一些啟發應該是OK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義大利已經投降,德國在東線轉為戰略防禦,日本已經失去了在太平洋地區進行大規模戰役的能力,3國的國內經濟更是接近崩潰,而英國和法國的經濟實力在戰爭中也遭受嚴重破壞,蘇聯第三個五年計劃還未完成就遭到納粹德國的侵略
1945年美國國民生產總值佔全部資本主義國國民生產總值的60%,美國的黃金儲備從1938年的145.1億USD增加到1945年的200.8億USD,大概佔世界黃金儲備的59%,相當於整個自由世界黃金儲備的3/5,在這種形勢下,二戰後形成了以USD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
- Sep 30 Wed 2009 08:32
目前的中國與美國(下)
4.中國經濟崩潰?
如果沒有發生金融危機,中國應該真的會在幾年後經濟崩潰(或說大重整),但這次全球金融危機卻救了它。原本可能希望看到中國垮掉的人,現在也不敢讓中國垮了,反而中國還趁歐美企業週轉不靈時轉移撈了不少技術回來升級自己。
美國兩房債券炸彈,中國也有參與其中,表面上是受災戶,搞不好美國和中國本來就是在拼誰先炸掉,只是美國不小心失手先挨了一槍......
A.經濟結構:不合理的全代工外銷模式
B.人民幣匯率:國際競爭力、國內物價波動、購買力、國際影響力
- Jul 24 Thu 2008 10:03
軍備競賽
1914年6月28日,歐洲正統王室Habsburg王朝的王儲Ferdinand(斐迪南公儲)來到1908年被奧地利併吞的波斯尼亞視察,被一位年輕的塞爾維亞刺客刺殺。這原本只是一件性質單純的恐怖組織策劃的復仇行為,當時只怕沒有任何人會想到這件事竟然成為引爆了一場涉及30多個國家,捲入15億人口,傷亡高達3000多萬人的世界級戰爭的導火線。
自普法戰爭以來,法國與德國成了世仇,當英國不得不從「光榮孤立」的歐洲大陸政策中走出來時,面臨的是德強法弱的局面。德國已是歐洲第一強國,若不加以遏制,勢必成為英國的心腹大患。於是,英國拉上對德國也頗為忌憚的俄國,與法國一起成立了三國協約(Triple Entente),德國則與奧地利結盟, 歐洲兩大對立集團就此成型。
兩大陣營不斷擴軍備戰,保持著大規模的常備軍,各國政府都因此陷入深深的債務泥潭。「一項詳細的歐洲公共債務收入報告顯示各種債券的利息支出和本金償付每年高達53億4300萬美元。歐洲各國的金融已深陷其中,政府不禁要問,盡管戰爭有各種可怕的可能,但是比起如此昂貴和不穩定的和平來說,戰爭或許是一種更值得考慮的選擇。如果歐洲的軍事競賽最終不是以戰爭來結束,那就必然是以各國政府破產而告終。」
從1887年到1914年,這種不穩定和昂貴的和平僵持著,高度武裝但已接近破產邊緣的歐洲各國政府仍在怒目對視著。俗話說,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由Rothschild家族發展並建立起來的歐洲銀行體系向對立的各方提供信貸,全力促成了這種軍事對峙。
戰爭實際上打的是錢糧,到1914年時,很明顯歐洲的主要國家都已經不能負擔一場大規模的戰爭了。他們雖然擁有龐大的常備軍,普及的軍事動員體制,和現代化的武器系統,但他們的經濟卻無力支撐巨額的戰爭費用。情況恰如俄國樞密院大臣在1914年2月向沙皇的進言中所指出的那樣,「作戰的花費無疑將超出俄羅斯的有限財力所能負擔。我國勢必需要向盟邦及中立國借貸,不過代價不菲。如果戰爭結果對我國不利,則戰敗的經濟後果將難以估量,全國的經濟將陷於全面癱瘓。即使是戰爭取得了勝利,對我國的財政也極為不利,德國一敗塗地後將無力賠償我國的軍費。和約將受制於英國的利益,不會給德國經濟充分復蘇來償還我們的債務的機會,甚至戰爭結束很久以後也不可能。」
- Jul 22 Tue 2008 19:13
1929經濟大蕭條 Great Depression
文章剪接自貨幣戰爭
凡爾賽和約:一份為期20年的休戰書
(國高中歷史課本只教了表面,背後的經濟背景更值得思維)
1918年11月11日,血腥殘酷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終於落下了帷幕。
德國作為戰敗國將喪失13%的領土,賠償320億美元的的戰爭賠款,外加每年5億美元的利息,出口產品被征收26%的額外費用,喪失所有海外殖民地。陸軍只能保留10萬人,海軍主力戰艦不得超過6艘,不得擁有潛艇、飛機、坦克或重炮等攻擊性武器。
- Jul 22 Tue 2008 19:00
策劃大衰退的真正圖謀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德國戰敗而告終,龐大的戰爭賠款當然不能由德國Rothschild家族和Vorburger家族銀行來承擔,不僅如此,他們還要大發一筆國難財。
所以,第一步棋,就是由德國銀行家啟動通貨膨脹這部財富絞肉機來迅速掠奪德國人民的積蓄,人類第一次見識了超級通貨膨脹的威力。從1913年到1918年,在戰爭期間,德國貨幣發行量增加了8.5倍,德國馬克相對於美元僅貶值了50%,從1021年開始,德國中央銀行的貨幣發放量呈火山噴發的態勢,1921年比1918年增加5倍,1922年比1921年增加10倍,1923年比1922年增加2753萬倍。從1923年8月起,物價達到天文數字,一片面包或一張郵票的價格高達1000億馬克。德國工人每天的工資必須支付兩次,拿到錢之後要在一個小時之內花出去。
德國銀行家血洗中產階級的儲蓄,使大量社會主流人士一夜之間淪為赤貧,從而奠定了日後納粹上台的群眾基礎,並深深種下了德國人對猶太銀行家的痛恨。比起1870年普法戰爭失敗後法國的境遇,德國人民所遭受的悲慘苦難要深重得多,下一場更為慘烈的世界大戰的所有誘因已在1923年全部到位了。
(經歷過當時的德國慘境的話,會明白希特勒要屠殺猶太人原因可是很多的)
當德國人的財富被搜刮得差不多了,德國的馬克也該穩定下來了。在國際銀行家們的調度之下,美國人民的黃金成了穩定德國貨幣的救生圈。
- Jul 12 Sat 2008 19:36
Soros放空GBP
在2000年歐元問世之前,歐元區許多國家(包括英國)商討為發行歐元,在各國匯率方面做了一些準備工作,這些國家為了穩定匯率,1979年就成立了一個「匯率機制」(Exchange Rate Mechanism,簡稱ERM),參加這個機制的會員國大家同意,會員國的匯率變動不得大於上、下15%,為了穩定歐洲各國的貨幣,歐洲的貨幣都「定錨」於德國馬克。若匯率的變動超出此範圍,該貨幣所屬的國家有義務買進或賣出自己的貨幣,使匯率再度回到15%範圍內,英磅一直盯住約2.95馬克。歐洲各個國家雖有共同的理念,但卻同床異夢若,在實務上,某國政府想將它的貨幣幣值釘住於預先決定的某一水準,施行起來困難重重,畢竟一個貨幣幣值的決定受到來自全球諸多因素的影響。當世界各地的互動越來越頻繁,國家的國內事務,往往無法單純地由這個國家的最高行政機構完全決定。
當一個國家的幣值長期走貶,並且已經到了不易掌控的狀態,而該國政府仍企圖透過買進自己國家的貨幣,以支撐其幣值,其結果往往不如預期。因為幣值長期走貶,其背後必定有某些失衡的因素存在,正等待被修正。以1990年代初的英鎊持續走貶而言,那個失衡的因素就是英國的經濟。當時英國的經濟不振,英國正在苦思如何振興經濟,唯一的辦法似乎是降低英國的利率,但如此一來英磅勢必走貶,且迫使英國退出(ERM),但英國並不打算這麼做,轉而向德國政府求助,希望德國降低利率,但德國政府並不願意這麼做,英國政府只好孤軍奮戰。
在當時,有許許多多的國際投資者握有巨額的資金到處尋找套利的機會,其中以Soros為代表。他們看準了那時候英國經濟脆弱,所以將攻擊的標的集中於英鎊。Soros及其他做手研判英格蘭銀行無法長期支撐英鎊,因為讓英鎊幣值大幅下墜的力量太大了,Soros之流的投機客看到了如此大好的機會,利用英格蘭銀行頑固堅守英鎊匯率和一個可與其他歐洲匯率機制參加國相當的利率水準而獲利,英國政府為了對抗投機客,也大舉買回英磅並提高利率,英國政府如此的做法是為了嚇跑投機客,但投機客都是聰明人,知道英國政府只是在硬撐,每當英鎊稍微走揚,這些做手就放空英鎊。每次他們有恃無恐地放空,主要是他們確信英鎊走揚是英格蘭銀行拉抬所致,他們更確信英格蘭銀行不可能無限制地一直拉抬下去。,他們所賭的就是要看英國政府能撐到什麼時候,在1992年9月16日的黑色星期三,投機客紛紛大舉放空英磅,單單Soros一人就在此建立了100億美元的倉位,再度將英鎊推向ERM所訂的15%範圍內,然而也在這時候英格蘭銀行把力量用盡了;終於,在1992年9月16日,英國宣布退出(ERM),在英格蘭銀行棄守之後,英鎊像物體由高空下墜。
從1992年9月到1993年1月,英鎊兌美金(GBP/USD)由一英鎊兌US$2.0100,一下子跌到一英鎊對US$1.4603,跌了6037點。如果賣出一個合約US$10,000,可獲利US$6,037。(假設投資人交易一個合約US$10,000,放大20倍,他只要繳保證金US$500,所以獲利率是12074%)。
- Jul 02 Wed 2008 11:33
George•Soros
George•Soros的父親Tivadar•Soros是一位世界語作家兼律師,Soros於1930年出生於布達佩斯—匈牙利,是猶太人。Tivadar•Soros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成了俘虜,於是展開了逃亡的生活,在那幾年裡,他用盡了各種方法,只為了生存下去,這是一個非常特別的經驗。
在1939年時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當時的Soros只有九歲,當時德國對猶太人展開大屠殺,在1944年的一年內,布達佩斯就有將近40萬人遭屠殺,但活下來的人包括George.Soros和他的家人,經歷了可怕的白天和黑夜,但也因為如此,Soros從他的父親那裡學到了求生的藝術,並且對他未來的投資事業有深遠的影響。一直到1946年都生活在這裏。
二次大戰期間,Soros在匈牙利黑市交易貨幣。Soros 14歲時,德國在戰爭的最後時期取得了對他的同盟國匈牙利的軍事控制。Soros的祖父是一位納粹治下的匈牙利官員,他在女婿Tivadar•Soros的幫助下,負責聚斂猶太人的財富的工作。George•Soros也因此而避免了與許多猶太人一樣的命運。
Soros在1947年秋天,17歲的Soros獨自一人遠走他鄉,並輾轉到了倫敦,一個人生活在異鄉的他發現錢不夠用、朋友不夠多,而且這個18歲青年能做的事,只是從某樣零工到另一樣零工。在1949年時,他進入了倫敦經濟學院就讀,那是一所英國最有名的教育機構之一,在那一段期間,Soros致力於追求知識上的成就,曾經短暫受教於哲學家Karl Popper,但很遺憾的,Soros的成績不夠好,走學術的志願似乎受到挫折,1952年畢業於倫敦經濟學院。在他的生涯中有一個轉捩點,他寫了一本小說,但他一直不滿意內容,並且丟棄了手稿,接下來十年裡他一直想重寫,但最後終於放棄,在同時,Soros心裡非常清楚,他不可能成為教授。寫書的嘗試失敗,於是放棄專研哲學,改為追求財富。
- Jun 28 Sat 2008 18:42
Money as Debt(錢就是債務)
- Jun 19 Thu 2008 18:33
黃昏的歲月~~談利率
轉錄自 黃昏的歲月 (Andyou.bbs@bbs.thu.edu.tw)
時間是1999/12/08
最近利率持續走低,銀行同業拆款利率逼近4.7%,知道這個消息以後,有什麼感覺?
不曉得該花多少篇幅來談利率這個東西,但是利率是一個最容易引起盲點的名詞。而整個經濟體,投資與投機活動都跟利率扯上高度的關係,很遺憾的,即使唸完總體經濟的人也常常繞進利率的迷思,有時候同樣一件事情,你會聽到有人說利率應該上揚,但是在另一個地方,卻聽到別人說利率會走低,這事情到底怎麼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