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對單純技術分析或是總體經濟研究者有冒犯之處請見諒,不喜勿看
Joe在服兵役的時候是做電子設備和通訊維修的,有一次和美國與德國的技術聯合廠商做雷達設備保養檢測,因緣際會閒聊之下,後來兼職了海外私募基金的交易員,在境外的交易公司裡,交易員必須追求極限的報酬率,所有人幾乎鎖定在短線的線圖變化上,但這樣風險是極高的,所以佈局上籌碼配置就會非常保守,甚至極多當沖交易單,後來在澳洲待了一陣子的某家銀行交易室,那裏的風格是大不同,沒啥業績壓力,特色是採用長線的布局,每天的變化不大,當然報酬率也不會太漂亮,基本上就是穩穩地做
其實兩種模式都各有優缺點,於是Joe把線圖技術分析和總體經濟的兩個模型組合起來,舉個例子,總體經濟研究者的作法是,黃金從整個線圖的低點一直長放到線圖的高點,最低點買進,最高點賣出,極度理想的情況下,報酬率可以跟藍線一樣長,而線圖技術研究者的作法,就是不停的短進短出,擔心後頭會有不如預期走勢出現
如果合併兩種模型,總體經濟告訴我們,在特定環境下,黃金長線來看是上升的,而技術分析告訴我們會去抓靠近周線的長均線的價格交叉點進場,然後到達預期的價格在做出場,每個波段2到4季左右來操作,報酬率等於是紅色垂直線的累加,這種方式的操作比較複雜,但可以讓投資人在一樣的風險情況下,提升更高的報酬率
總體經濟研究者不會相信黃金碰到周線長均線反彈的機率極高,但事實就是如此,因為地球上大多數的高額交易都是來自於技術分析研究者,技術分析研究者也不會相信黃金後勢高機率還有更高的價格,獲利能先搶先贏,但總體經濟來看,黃金在特定環境下確實可以越長越高,崩盤以前會逼近垂直線的上漲,事實也是如此
如果時間點假設Kostolany和Eilliott可以進行討論的話,也許因為兩者固執己見最後演變成爭執的機率很高,但兩者其實都是好的交易經驗和工具,融合兩者可以得到更多的技術與知識,常常有人問,Joe都看那些財經書籍,除非是工具書,否則Joe很少看實體的書,因為網路是一本最大且時時刻刻更新的書,只要肯動手去找和研究,能找到的新資訊趨近無限多,當我們看見新的主張或思想時,要用原作者的心境去體會,觀察這個新思想是否和自己背道而馳,主觀意識是多少會有的,但吸收所觀察到的資訊,基本上是用同一套邏輯思維整理自己腦中的資訊,如果開頭是和自己的主觀意識有衝突的,那我們不能先入為主的排斥,否則就算新資訊是有用的,自己也啃不下去
1990年以前學科學,塑膠是不導電的,但2000年以後就有科學家發明了導電塑膠,過去的對的事物不等於未來也是對的,過去的規律不等於現在的規律不變,越早成功的人越可能陷入剛愎自用的心境,交易是一門數學應用加心理學,不要認為自己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創意,大部分的創意,可能都在某時空被某人實現過,我們必須謙虛的把創意當成上天給你的禮物,意外讓你發現這創意可以應用在交易上,過去的經驗,可以是助力,也可以是束縛,完全看你能放寬多大的心胸去學習,觀察到能用的資訊記下來融會貫通,用處不大的資訊選擇遺忘
不管是操作長線還是短線的交易者,交易首重風險,然後再看報酬率,選對的商品如果只配置1%,那效果也不會太好,選錯投資商品確實會有傷害,但如果該商品只布局1%,那麼這是可以承受的震盪,投資就是賭博,本來就有風險,選擇自己能承受的風險,追求可能更高的報酬率,無風險或是最高報酬都不理想,風險的控管來自於目標的選擇和籌碼控制,而籌碼配置勝於目標的選擇
至於長線還是短線,只是投資者對該商品的預期持有時間點,一季是長線還短線,這其實是一個主觀的形容詞,跟美國狂印美鈔一樣,怎樣才算「狂印」,「一兆億」美金嗎,怎樣才叫「正常印」,長線的投資思維是避開短線的不規則震盪,避免下錯方針,運用技術分析和總體經濟可以幫投資人判斷一個趨勢的約略時間週期,然後投資人自己再去定義長線還是短線布局,一樣的風險值前提下,如果一季跟兩季的報酬率差不多,那該商品放兩季做啥,地球上每一種商品的循環週期都不同,有的一年,有的六年,有的18年,人生有幾個18年,短線操作的風險極高,但長線操作也不是一路到永久,選擇勝率較高的投資目標加上自己能承受的籌碼配置作布局,搭配總體經濟的研究與技術分析的計算,會是更中庸和效率的做法
交易的博弈遊戲為平凡的生活漣漪,這世界有很多好的遊戲玩法,多閱讀和吸收包容各種經驗,可以讓自己更上一層樓,邏輯推演是幫助獨立思考的推進器,基本上只要邏輯到位,思考事情就會更快速,做事也會更有效率,但邏輯的運用需要經驗作輔助,得到經驗的方法只有兩種,一種是自己親身體會,記憶最深刻,但時間和範圍有限,例如65歲以上的人才有機會體會過二戰動亂的年代,記憶肯定比沒經歷過的人更深刻,但人類很難親身體會到150年以上的歷史,就算體會到了,身心也頹老了,而第二種就是透過閱讀,把別人的經驗吸收到自己腦袋裡,雖然記憶不會是最深刻的,但能接觸的時間和廣度最大,2000年以前,人們以書籍閱讀為主,2000年以後,儲存硬體和網路開始普及,閱讀從此幾乎沒有了限制,任何年齡都可以透過書和網路讓自己看得更遠,真正有意義的是心智年齡,而非實際的年齡
圖片來源http://9gag.com/
Joe在服兵役的時候是做電子設備和通訊維修的,有一次和美國與德國的技術聯合廠商做雷達設備保養檢測,因緣際會閒聊之下,後來兼職了海外私募基金的交易員,在境外的交易公司裡,交易員必須追求極限的報酬率,所有人幾乎鎖定在短線的線圖變化上,但這樣風險是極高的,所以佈局上籌碼配置就會非常保守,甚至極多當沖交易單,後來在澳洲待了一陣子的某家銀行交易室,那裏的風格是大不同,沒啥業績壓力,特色是採用長線的布局,每天的變化不大,當然報酬率也不會太漂亮,基本上就是穩穩地做
其實兩種模式都各有優缺點,於是Joe把線圖技術分析和總體經濟的兩個模型組合起來,舉個例子,總體經濟研究者的作法是,黃金從整個線圖的低點一直長放到線圖的高點,最低點買進,最高點賣出,極度理想的情況下,報酬率可以跟藍線一樣長,而線圖技術研究者的作法,就是不停的短進短出,擔心後頭會有不如預期走勢出現
如果合併兩種模型,總體經濟告訴我們,在特定環境下,黃金長線來看是上升的,而技術分析告訴我們會去抓靠近周線的長均線的價格交叉點進場,然後到達預期的價格在做出場,每個波段2到4季左右來操作,報酬率等於是紅色垂直線的累加,這種方式的操作比較複雜,但可以讓投資人在一樣的風險情況下,提升更高的報酬率
總體經濟研究者不會相信黃金碰到周線長均線反彈的機率極高,但事實就是如此,因為地球上大多數的高額交易都是來自於技術分析研究者,技術分析研究者也不會相信黃金後勢高機率還有更高的價格,獲利能先搶先贏,但總體經濟來看,黃金在特定環境下確實可以越長越高,崩盤以前會逼近垂直線的上漲,事實也是如此
如果時間點假設Kostolany和Eilliott可以進行討論的話,也許因為兩者固執己見最後演變成爭執的機率很高,但兩者其實都是好的交易經驗和工具,融合兩者可以得到更多的技術與知識,常常有人問,Joe都看那些財經書籍,除非是工具書,否則Joe很少看實體的書,因為網路是一本最大且時時刻刻更新的書,只要肯動手去找和研究,能找到的新資訊趨近無限多,當我們看見新的主張或思想時,要用原作者的心境去體會,觀察這個新思想是否和自己背道而馳,主觀意識是多少會有的,但吸收所觀察到的資訊,基本上是用同一套邏輯思維整理自己腦中的資訊,如果開頭是和自己的主觀意識有衝突的,那我們不能先入為主的排斥,否則就算新資訊是有用的,自己也啃不下去
1990年以前學科學,塑膠是不導電的,但2000年以後就有科學家發明了導電塑膠,過去的對的事物不等於未來也是對的,過去的規律不等於現在的規律不變,越早成功的人越可能陷入剛愎自用的心境,交易是一門數學應用加心理學,不要認為自己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創意,大部分的創意,可能都在某時空被某人實現過,我們必須謙虛的把創意當成上天給你的禮物,意外讓你發現這創意可以應用在交易上,過去的經驗,可以是助力,也可以是束縛,完全看你能放寬多大的心胸去學習,觀察到能用的資訊記下來融會貫通,用處不大的資訊選擇遺忘
不管是操作長線還是短線的交易者,交易首重風險,然後再看報酬率,選對的商品如果只配置1%,那效果也不會太好,選錯投資商品確實會有傷害,但如果該商品只布局1%,那麼這是可以承受的震盪,投資就是賭博,本來就有風險,選擇自己能承受的風險,追求可能更高的報酬率,無風險或是最高報酬都不理想,風險的控管來自於目標的選擇和籌碼控制,而籌碼配置勝於目標的選擇
至於長線還是短線,只是投資者對該商品的預期持有時間點,一季是長線還短線,這其實是一個主觀的形容詞,跟美國狂印美鈔一樣,怎樣才算「狂印」,「一兆億」美金嗎,怎樣才叫「正常印」,長線的投資思維是避開短線的不規則震盪,避免下錯方針,運用技術分析和總體經濟可以幫投資人判斷一個趨勢的約略時間週期,然後投資人自己再去定義長線還是短線布局,一樣的風險值前提下,如果一季跟兩季的報酬率差不多,那該商品放兩季做啥,地球上每一種商品的循環週期都不同,有的一年,有的六年,有的18年,人生有幾個18年,短線操作的風險極高,但長線操作也不是一路到永久,選擇勝率較高的投資目標加上自己能承受的籌碼配置作布局,搭配總體經濟的研究與技術分析的計算,會是更中庸和效率的做法
交易的博弈遊戲為平凡的生活漣漪,這世界有很多好的遊戲玩法,多閱讀和吸收包容各種經驗,可以讓自己更上一層樓,邏輯推演是幫助獨立思考的推進器,基本上只要邏輯到位,思考事情就會更快速,做事也會更有效率,但邏輯的運用需要經驗作輔助,得到經驗的方法只有兩種,一種是自己親身體會,記憶最深刻,但時間和範圍有限,例如65歲以上的人才有機會體會過二戰動亂的年代,記憶肯定比沒經歷過的人更深刻,但人類很難親身體會到150年以上的歷史,就算體會到了,身心也頹老了,而第二種就是透過閱讀,把別人的經驗吸收到自己腦袋裡,雖然記憶不會是最深刻的,但能接觸的時間和廣度最大,2000年以前,人們以書籍閱讀為主,2000年以後,儲存硬體和網路開始普及,閱讀從此幾乎沒有了限制,任何年齡都可以透過書和網路讓自己看得更遠,真正有意義的是心智年齡,而非實際的年齡
圖片來源http://9gag.com/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