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貸款在美國是非常普遍的現象,房子、汽車、信用卡、電話帳單、購物、教育都可以看到貸款,無處不在,1996年左右,美國貸款公司的廣告就逐漸出現在電視上、報紙上、街頭牆壁、信箱,2003年以後更是如雨後春筍般,四處都是這樣的廣告:
『積蓄不夠嗎?貸款吧!』
『你想過中產階級的生活嗎?買房吧!』
『首次付款也付不起?我們提供零首付!』
『沒有收入嗎?找喬大貸款公司吧!』
『擔心利息太高?頭兩年我們提供2%的超低優惠利率!』

甚至還有更為客戶著想的廣告:
『每個月付不起貸款沒關係,頭24個月只需要支付利息,貸款的本金可以兩年後再付!想想看,兩年後你肯定已經找到工作或者被提升為經理了,到時候還怕付不起嗎!』

『擔心兩年後還是還不起嗎?哎呀,你也真是太小心了,看看現在的房子比兩年前漲了多少,到時候你轉手賣給別人啊,不僅白住兩年,還可能賺一筆呢!再說了,又不用你出錢,我都相信你一定行的,難道我敢貸,你還不敢借?』

無數美國人民在各式各樣的誘惑下貸款買了房地產,消費習慣非常樂觀的美國人民絲毫不擔心兩年後的貸款,貸款公司短短幾個月就取得了驚人的業績,2007年以前美國金融業透過金融商品把房地產投資包裝成許多新商品,不斷轉賣出去,從房地產貸款的債權,然後被次級房貸抵押公司買去,接著以資產抵押債券賣給投資銀行,投資銀行再包裝成新的金融衍生商品,轉賣給銀行和保險公司、對沖基金、避險基金等,環環相扣,然後2008年美國就爆發了次級房貸。

但在東亞可不能這樣搞,因為華人土地私有財的觀念非常深厚,所以炒作房地產除了價格以外,還要做更多的包裝,讓房地產不僅可以投資,還可以兼自住,各式各樣的把戲陸續出現,15分鐘車程變成900秒,好像走路就會到,在海邊的荒涼大樓變成了「浪漫海景」,透過交通工具才能到捷運站的住宅變成「相伴在捷運生活圈」,郊區且不在台北的房地產變成了「XX台北」,連「XX倫敦」、「YY副都心」、「超越台北」、「世界舞台」之類的形容詞,交通壅擠和吵雜就變成「三鐵交點繚繞」,四週一片荒蕪就變成趁未開發提前進駐,靜謐住宅且視野遼闊,越早買越便宜

無論是美國、歐洲、日本還是台灣當電視上、報紙上、街頭牆壁、信箱四處可見房地產投資的廣告,鼓勵民眾投資房地產之時,就是房地產泡破的末期

房地產的成交量持續在下滑,交易量持續下滑,價格能維持高檔的時間就越短,建商持有建物庫存和資本可以等待,不管量和價如何喊,沒有成交量就哄抬不起價格,房仲沒有庫存和大資本可以周轉,不管交易價格如何,沒有成交就沒有佣金,建商可以等待,但房仲不能等待,房仲撐不過低成交量的低潮,房仲業就會出現離職潮,銀行觀察到持續低迷的房地產市場,就會開始緊縮放貸的資金,其他借貸銀行跟進,只要資金緊縮的循環啟動,房地產就會走長線的下坡了

看淡房市
銀行再開槍實坪12坪以下小套房華銀拒貸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11050106/112012013000092.html
瞄準房市,銀行再開槍!華南銀對小套房房貸端出新制,除鑑價改以較具參考意義的實坪外,只要室內實坪低於十二坪,就直接拒絕放款,預料此舉將引發同業跟進,未來小套房想要申請房貸,恐難上加難。這也代表銀行看淡今年房市,才會進一步加強控管風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oe 的頭像
    Joe

    Strategy

    J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