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1年,美國透過產業結構的轉型,挽救國內的就業市場和經濟也改變了美國的貿易模式,Joe透過美國目前的經濟數據來推論美國2012年對全球經濟貿易的影響可能走勢

2007年以前
,美國仍然維持US$7000億的貿易逆差,直到Obama上任以後,建設製造業和提他美國本圖產業,雖然美國實質進口總值仍然維持在US$2.2兆左右的歷史高點,但實質出口總值已經突破歷史新高,並且成功讓美國貿易逆差維持在US$4000億上下,但美國2012年能否持續維持這個貿易逆差,需要觀察更細的因素


2011年第二季以後
,美國的進口維持緩和減少出口則是維持小幅震盪,整體來說變化不大,可是農產品出口這項來看,受到原物料價格大跌的影響,農產品出口總額大幅減少(農產品2012年的變化這篇先跳過),從其他角度來看農產品出口值下滑10%以上,但是出口總值僅下滑2%以內,代表美國其他出口商品增加幅度填補了農產品出口的減少


美國出口的其中一個大項目來自於ISM製造業和非製造業
,2011年下半年開始,從圖中可以觀察到,美國製造業和非製造業新訂單的成長依然是非常亮眼的,但是出口訂單方面非製造業的訂單增加有較高的比例來自於出口用途(紅色和橘色線差距不大),但是製造業的訂單來自於出口用途的比例低許多(藍線和綠線差距較大),這代表海外市場對美國的購買商品非製造業商品比例是增加的,製造業商品比例則是相對減少


Joe繼續更細節的項目作分析
製造業商品比例既然相對減少仔細區分製造業出口減少的來源原來是來自於非耐久財出口的減少時間點則是2011下半年,仔細思考耐久財和非耐久財的差異基本上耐久財商品資本財設備和奢侈品有較高的比例是需要較高的技術的,訂單不容易轉移到其他國家而非耐久財則是普通消耗性商品,低技術或者製造過程勞力密集也就是說海外市場未必只能向美國購買非耐久財商品,某些因素會影響美國的製造業出口,例如美國的勞工成本上升或者美元升值時,那麼美國非耐久財商品出口量可能就會減少,國際買家轉而向美國以外的廠商購買


觀察美國2011年下半年的各產業勞工雇用成本
,隨著美國景氣回溫企業雇員需求增加,勞工薪資開始觸底反彈


比較各國製造業勞工的成本
,以各國貨幣個別計價計價,2010年初的數據來看的話美國的勞工成本是相對便宜的,但便宜的幅度約在20%上下,除了台灣嚴重落後,義大利和澳洲超過10%以外,美國和各國勞工的成本差距並不是太大


從各國進口物價指數來看
,除了加拿大以外,已開發國家的進口物價指數在2012年短時間來看是沒有大幅下降的徵兆,代表2012年上半年至少都會維持目前通貨膨脹的水平


從本文的分析來看
由於美國勞工成本隨著景氣復甦而增加,所以決定2012年美國出口業興盛的關鍵就剩美元匯率這個因素Obama 政府如果要繼續刺激製造業出口那麼必須壓低美元的匯率否則美國又會回復到以往製造業外流的情況出口的成長可能又會演變成進口的成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