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Joe在中學的時候,才剛開始學習英文,英文老師是以單字背誦和文法為主,聽和說的比例較低,Joe當時疑惑了,學習語言是為了溝通,應該以日常生活對話為主,有了基礎概念,再進一步擴充文法和字彙,事實上,即使沒有紙本的教學,單純只有日常對話,人類依然可以學會複雜的語言,例如Joe從小沒刻意學過台語,更沒看過台語課本或寫過台語字詞,但Joe可以輕鬆的用台語溝通,絲毫不成問題,Joe相信很多人也有同樣的感受,甚至Joe到中國福建或新加坡,也可以和當地人用台語(閩南話)溝通,腔調問題也能快速適應,但英文就不同了,即使用國中、高中、大學數年學習英文,很多時候Joe在和外國人交談時,對話還是會有語言切換模式的問題。

例如contract a bad habit,Joe會先思考contract(沾染)、bad(不好的)、habit(習慣),然後組合成(染上壞習慣),需要在腦中經過一個短暫的思考時間,然後才能⋯⋯翻譯文句,跟美國人或英國人溝通不成問題,但是和菲律賓人或印度人溝通時,腔調可能變成問題,腦中接收和翻譯語句的速度跟不上,造成英文聽力較差,需要對方重複敘述才行。Joe學習了多年的英文,需要用英文和新加坡人溝通時,效率可能還比不上台語,當然也許是Joe學習英文還不夠用心,但Joe壓根不覺得自己學習台語比英文用心,為何台語更流利,因為Joe從小就習慣台語的溝通環境,讀雙語幼稚園(國語和台語),自然而然學習了台語,完成了聽和說的能力便可與人溝通。讀寫能力則需要另外學習,就像中文那樣,先熟悉了聽和說,再鑽研讀跟寫,但為何很多台灣人小時候學英文幾乎都是讀跟寫為主,甚至很多人即使可以把英文考卷考得很好,但真的要和外國人用英文溝通,卻支支吾吾說不出口,或發者根本聽不懂。

Joe曾經和英文老師討論過,其實這個問題有解決的方法,但中學義務教育沒辦法這樣教,老師告訴我,這樣教的話,孩子在聯考制度上考不出好成績,聯考只考讀跟寫,沒考聽跟說,這就令人疑惑了,語言是用來溝通的,但義務教育教出來的國民,可以考試考很好,但實際上無法用英文溝通,這樣的教育是成功的?

如果不成功,為何我們不換掉舊的制度,採用測試聽跟說的教學方式,讓小孩可以真的學會英文的用法?這些問題到了Joe上大學的時候才逐漸明白。

Joe大學時期和畢業後兩年,曾經在公立學校和補教業教過化學,Joe自己明白,其實高中的教材內容,對於學生日後生活或社會化的過程中,使用率其實很低,以物理和化學來說,應該給予學生的是科學的研究過程,讓他們學會思考,例如更多的實驗、分組討論、開放式對答、設計實驗等,而非大量的紙筆測試,這些才是探討科學的本質。但目前的教育制度,讓學生不得不進行大量的紙筆測驗,於是Joe在自己指導的班級上,調整課程的教學內容,例如增加實驗課程的比例、國際科學研究相關題材的討論、生活實用化學、科展研究等,希望能啟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更願意主動參與討論。

國中生背誦1744年法國的拉瓦節(Antoine Laurent Lavoisier)根據所作的實驗,發表了質量守恆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 of mass),這幾乎沒有意義。反之,了解什麼樣的時空背景導致拉瓦節想做這些實驗,怎樣去設計這個實驗,這樣才有意義。當時「化學」甚至還不是一門學問,做出這些實驗既無法成名,也不能致富,做實驗是需要經費的,一位政治家為何要自己花錢來做實驗,難道21世紀的學生不會懷疑18世紀的科學家拉瓦節有這樣的舉動嗎?

其實學生們也會懷疑,甚至有些對科學有興趣的學生,還會主動去找資料,了解來龍去脈,而不是單純背誦而已,學生是真的在學習科學,這種教學可以引導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們確實可以更愉悅的學習,但是因為缺乏大量重複的練習和記憶,學生的考試測驗能力自然無法大幅提升,現行的考試制度及教學模式對於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很不利,只要學生成績沒有成長,那麼學生的家長們,立刻會形成反對的力量,這股力量會迫使教師不得不改變教學模式,回歸原本的工業化量產教育模式。

工業化量產教育模式可以快速量產擅長科學計算和科學原理的學生,但會剝奪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把學習想像力鎖在一個小範圍內,但可以讓學生的考試成績變好,但這和開放式教學的概念是相衝突的,難以兩者並行。但學生的家長重視的是成績,因為社會大眾的價值觀是有好的成績才能上好的大學,然後有較高機率可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家長以為孩子要有好成績才有好未來,所以教師即使想改革教育模式,在現行的社會教育氛圍中,窒礙難行,放大到許多學術科目上,才會發現教育改革不只是改革教學模式,而是在改革整個社會價值觀,顛覆整個學生家長的價值觀,這是多麼宏觀的改革,談何容易!

台灣的少子化問題已經越來越嚴重,至少未來20年之內,都難以改善,許多學校為了爭取學生人數,必須拿出更好的升學成績當活廣告,讓家長願意把小孩送到學校來,尤其是競爭激烈的私立學校更為明顯,很多極端的工業化教育模式至今仍然進行著,老一輩或守舊派的教師還遵循著這些教學模式,「因為前輩這樣做,所以我也這樣做」。教學制度仍然僵化,教師可以提前看見數年後會出社會的小孩,教師們教育的學生,可能是未來的創業家、專業技術人員、政治人物、勞工、社會底層、罪犯、商人,教師可以觀察到,社會如何產生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的過程,教師是一種能夠預知未來社會可能出現問題的職業,思想敏銳的教師,可以隱隱約約觀察到社會未來會出現的問題。

為何台灣多年來的教育改革總是失敗的?因為台灣需要改革的不是學生,而是教育制度的設計者,還有許許多多的家長,學生是接收制度和教育者,他們難以改革制度,當家長和制度改革者的思想改變了,對未來世界價值觀改變了,那麼就算沒有教育改革,學校的教師們,也會受到家長的要求和輿論壓力而改變教學方式,輿論壓力的方向在哪,考試制度就跟著改變,官方教育改革者也會跟著改變,然後學校教師的教學方式也會跟著改變,台灣現行教育問題的源頭在於眾多學生背後的家長們。

在台灣,不只學生們比較在校成績,教師們也在比較成績,誰的班級平均成績高,教師也會覺得自豪,較少教師會討論或比較誰的教學更能引起學生興趣,哪種教學更能引導獨立思考的過程。當然不乏有抱負的教育改革者,或者熱血想要改革教育的教師也會在學校推行新的教育模式,但比例明顯偏低,教育改革要成功,首先是社會要認同,否則提倡這些改革的人,在家長們眼中,只是異類和不務正業,對考試成績沒幫助,想做什麼突破,都會有一堆人扯後腿,然後反映在教改制度上,新制度往往是多方人馬折衷討論出來的方案,東改一點,西改一點,變成詭異的新制度,學生再度變成白老鼠,而現行的教育改革,例如多年國教,還沒實驗就能預知實驗會失敗,但學生依然得當白老鼠,學生們等到自己進了大學,或者出了社會,才知道自己當初受的教育是有問題的制度,但人生已不能重來。

家中有還在就學的國高中學生的家庭應該可以體會,大多數學生待在學校的時間其實非常長,有些學校還有早自習和晚自習,學生在學校大多是進行「課程」和反覆的「考試」,很多成年人都經歷過,中學時,學校為了提前準備指考或聯考,正式課程早就教完了,基本上都是反覆不停的重複一樣的「考試」動作,學生們幾乎沒有課外閱讀和自我思考的時間,就算有時間,學生也會因為擔心考試將至,時間倒數,心思依然在「考試」,直到考完,甚至是考上台、清、交、成等家長眼中的好學校,才會鬆一口氣,但是這樣一味當考試機器人,缺乏對國際觀和未來社會發展的認知,等到大學畢業後才開始認識這些社會化過程,真的是好事嗎?

隨著學歷的價值開始貶值,當年1980年代以後出生的白老鼠,如今逐漸成為家長,都曾體會過求學歷程的許多錯誤步驟,孩子不該被刻意塑造成相似的思想者,未來這個世代的家長會逐漸掌握教育的決策權,當老一輩的家長們逐漸淡出教育改革的決策權,台灣需要一個支持獨立思考教育的環境,當社會價值觀能夠改變時,台灣真正的教育改革時代才會來臨。

http://www.naipo.com/Portals/1/web_tw/Knowledge_Center/Editorial/publish-139.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oe 的頭像
    Joe

    Strategy

    J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